hth棋牌:小红书电商只走窄路
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商超货架 > 展示货架

hth棋牌:小红书电商只走窄路

来源:hth棋牌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9-20 01:33:57

  • 产品概述
hth链接:

  9月11日,网信部门针对小红书热搜榜单管理不善,频繁出现炒作明星动态及所示等不良咨询的问题进行约谈并处罚。

  然而,监管压力并未拖慢它的脚步。几乎在同一时间,外媒披露小红书向投资者通报的最新业绩:今年利润预计将翻三倍,达到30亿美元。这一数字,不仅超过了同样主打图文社交的Pinterest在2024年的收益50%,更让小红书在最新交易中的估值攀升至310亿美元。

  2023年,小红书大力推广买手电商的概念,并带动公司首次实现盈利;2024年升级为生活方式电商,全年GMV突破4000亿元,同比增长45%;而今年8月,小红书终于将电商功能提升为一级入口——市集,全力推进电商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。

  回顾过往,小红书电商业务几乎快被各种新概念盘到包浆,如今,市集正式登场,它能否真正成为小红书打通电商的临门一脚?

  就在市集功能上线日,小红书邀请一百多位商家到上海参与线下市集,现场多以时尚、手作等小而美特色品类为主,现场的场景与陈设也透出一股浓浓的小红书味。

  这些小而美的小红书商家们往往都有自己的品牌,小红书将他们称之为主理人。尽管在如今的网络世界里,主理人已经快被各种梗玩坏了,但小红书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。

  根据小红书负责人透露,过去一年,开店的商家当中有一半为95后的首次创业商家,而在月活购买用户中95后占比也高达70%,也就是说,超半数的商家刚刚完成从用户到消费的人的转变,而刚刚变身的主理人们自然更懂粉丝们喜欢什么,并通过笔记与直播与消费者密切互动。

  米塔就是这样一位首次创业的95后商家,去年6月,她开始在小红书上直播销售珠宝产品。尽管没有参与到线下市集,但她能明显感受到,在市集功能上线之后,店铺的笔记与直播间得到了更多曝光,且流量更为精准。

  主理人们的市集早在今年5月就慢慢的开始酝酿,当时,小红书宣布今年不再组织618大促,并推出了市集的前身——友好市集功能,并于6月1日正式上线。当时,友好市集入口还在用户的个人页面上。

  而在推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,友好市集经历了快速迭代:在7月份开始招商之后,8月初市集刚完成了内部测试,8月底正是成为了一级功能入口。

  一级入口的改动对一款社交产品来说不是小事,而如此快速的迭代升级也足见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重视。

  同为一级的电商功能入口,市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抖音的商城,但有趣的是,市集取代的正是小红书上最像抖音的热门功能,即短视频流入口。

  但市集的布局和抖音商城截然不同。除了顶部导航栏的市集直播、买手橱窗、新品首发等频道入口之外,下方还是小红书标志性的双列流布局,更集中地展示了商品笔记、带货直播间与购物链接。

  相比抖音商城浓厚的货架属性,小红书的市集更强调社区氛围。浏览货架时,用户往往带着明确的购物目标;而在市集中,即便同样能下单购物,笔记与直播间的存在,却让它更像一个闲暇时可以随意逛逛、顺便被种草的地方。

  也因此,无论是线上流量引导,还是线下展会活动,小红书都在向用户传递这样一种认知:市集不仅是购物入口,更是逛街体验的延伸。这种可买、可逛的设计,本质上契合了小红书的内容社区调性,也构成了其生活方式电商最鲜明的特色。

  但无论小红书如何用新概念做包装,生活方式电商的核心交易模式,依然是其在2023年推出的买手电商。

  这一年,小红书跑出了三位顶流主播:董洁、章小蕙与伊能静。三人均创下了5000万GMV的纪录。与此同时,买手、主理人等词汇也频频出现在她们的直播间标题上,三人的成功,直接推动了小红书全面加码买手电商模式。

  从常识来看,当下电商竞争非常激烈,各大平台无一不是在靠近供应链源头,以低价为核心卖点。此时,小红书却选择了一条反直觉的路:通过买手电商去主打差异化。

  实际上,买手电商并非小红书首创。在欧洲,这种模式早已成熟。德国的Zalando、法国的ASOS和La Redoute等平台,都是以买手制为核心的垂类电商,聚合了大量独立品牌,主打小众、高溢价的非标品。

  欧洲消费者的习惯也很清晰:买非标品会去这些独立站,而日用品、生活必需品等标品消费,则更多依赖亚马逊这样的货架电商。

  小红书的选择与此类似。标品生意,它并非没有,但今年5月开始,小红书干脆把这部分流量交给了货架电商。小红书相继开启与淘天、京东、拼多多等货架电子商务平台的种草直达合作。品牌方可以在小红书投放笔记,用户都能够直接在笔记上跳转至淘宝。

  这种半闭环电商,既顺应了用户在小红书种草、在其他平台下单的习惯,又让小红书赚取了广告费。闭环的部分,则留给市集与非标品。

  毕竟,相比其他的平台,小红书电商仍有不少明显短板:一是其标品缺乏价格上的优势,大多数的用户都是在小红书上种草,到其他平台成交;二是其履约能力不够,电商基础设施仍需依赖第三方。

  与其在标品上硬碰硬,不如顺势让位,把精力集中到更契合社区调性的非标品。也正因如此,小红书近来加大了对非标品商家的扶持。上述商家米塔就感受到明显变化:即使是在没有投流的情况下,店铺直播间和笔记的曝光量也明显上升了,而且平台对商家的服务也有提升。

  但从平台的角度看,标品商家的出走未必是坏事。并不是每个商家都能生产高质量的内容,而标品卖家往往更依赖价格竞争,输出的内容同质化严重。相比之下,非标品天然具备小众性与美学价值,更容易孕育出差异化的内容表达。

  这也决定了小红书的直播不能像其他电商直播那样马拉松式地卖货。而非标品的体量虽小,却也允许商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在笔记、直播的内容质量上。

  米塔的日常就是例子:她不仅在直播间展示细节,还会花大量时间拍摄精美图文笔记,用个人的审美和理解去打动用户。主播也不需要喊破喉咙,更多的还是通过充分展示产品细节,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的审美来种草。她说。

  由此可见,不论是买手电商还是所谓生活方式电商,核心都不是价格驱动,而是基于信任、认同和情绪价值的成交。

  小红书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子,但主理人们能否真正撑起市集的规模,仍然是最大的悬念。

  平台主动放弃了体量最大的标品生意,转而押注于小众和垂直门类。虽然这些领域利润率更高、平台抽佣空间更大,但从体量上看,它们很难与标品相比。以董洁、章小蕙和伊能静为例,三人在2023年轮流登顶小红书带货一姐,但单场成交额最高也仅在5000万元左右。

  对比之下差距更为直观。李诞在去年凭借情感频道成为小红书带货一哥,单月预估成交额不过680万元,而早在2020年10月,他在抖音的第二场直播就做到了2308万元。无论是头部主播的体量,还是整体带货规模,小红书与抖音仍不在一个量级。

  或许,小红书有意控制头部主播的体量,以分散平台风险。毕竟,薇娅逃税李佳琦哪里贵了等事件,曾对平台造成过不小冲击。有分析指出,小红书此次被监管约谈,可能与某女明星多次以生活琐事占据热搜榜单有关。

  然而问题就在于,如果完全依赖买手与主理人组成的中腰部主播群体,要想将电商规模做大,同样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
  小红书的慢直播确实为内容表达留出了更多空间,但消费行为往往受低价驱动。米塔坦言,她的直播间里,用户下单前要比较长时间挑选,甚至有人在浏览一个多小时后选择离开。

  在线上购物,品控与质量始终是用户最大的顾虑。规模化生产的标品有稳定的质量保障,而非标品的品质却很大程度依赖主理人的良心。

  今年5月,小红书就因种草翻车、虚假推荐被约谈,此前也频频被曝出隐性涨价、货不对板、虚假宣传等问题,矛头直指品控。

  在此背景下,小红书开始进一步拓展社区的兴趣圈层。据官方数据,目前平台上已经有超过2500个细分兴趣标签。其中,原本属于B站强势领域的二次元与游戏,在过去一年间已跃升为小红书的第三和第四大垂类(以内容发布量计算)。

  小红书显然瞄准了二次元人群的谷子经济。艾瑞咨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高达1689亿元。借助流量扶持,小红书正在培养用户在平台内发帖、社交、交易谷子的习惯。

  这或许也解释了小红书为何在去年将买手电商升级为生活方式电商:它试图把基于信任的成交从年轻女性的时尚消费,延展到更广泛的小众与垂直兴趣圈层。

  不过,从产品策略来看,小红书依旧十分谨慎。截至目前,不少用户的市集功能仍未成为一级入口。据报道,平台在8月底才开始面向深度电商用户测试,初步覆盖10%的日活用户,未来才会逐步放量。这种节奏,足见其对电商业务的审慎态度。

  线下业务同样如此。小红书本地生活会员服务小红卡刚刚上线,首期仅在上海、杭州、广州三城开放。官方客服回应称,持卡用户在指定门店消费时可享折扣(最高9折,具体由商家配置),并强调小红卡正在慢慢地拓展,但暂时只支持这三个城市。

  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小红书都在一步步试探。这个以电商起家的平台,多年来始终在摸着石头过河。不同的是,慢慢的变多的主理人已经借助小红书完成上岸,而平台本身,仍在探索如何让生活方式电商真正走通。

  在全球电商版图中,美国以亚马逊为代表,早已把货架电商做到极致;中国则在拼多多、抖音的推动下,把低价与效率卷到了极限。小红书的生活方式电商试图开辟第三条道路——不是和巨头拼规模,而是用内容、信任与兴趣去构建新的消费逻辑。

  它究竟能否成长为中国电商的第三极,还是只能作为主流模式的补充存在?答案未必立刻揭晓。但能确定的是,在一个被低价与效率主宰的市场里,小红书正在尝试书写一份截然不同的可能性。